風電國產夢



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2期選商規則即將出爐,包含先前3-1期以及後續,區塊開發設置容量目標15GW,預計2026~2035年陸續併網,可供應全台灣住宅用電,影響了10年後電力結構、能源轉型發展。


useMyKeyWord

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風場資源,政府在推動離岸風電產業發展上,採取「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三階段規劃,並於二階段的潛力場址開發逐步引導業者投入國產化,期望能藉著風場開發的練兵機會,推動產業在地化,進一步促成產業升級,打造台灣成為全球風力發電重要產業鏈。

不過區塊開發3-1期簽約階段就有開發商退縮,而3-2期選商規則公布在即,更是各方角力不斷,國產化成為癥結點之一,也傳出將朝向彈性化鬆綁修正。

本次專題聆聽了開發商、製造鏈、金融業者的聲音。除了想要知道是什麼阻礙了產業發展?

更想知道,台灣在推動綠能與產業在地化上要如何走,才能走得更遠?

開發商:
國產化不應只有製造、提升軟實力

開發商三大挑戰:升息通膨、融資、國產化

風場開發商今年都面臨通膨、升息環境衝擊,近期風場大國英國新一輪的再生能源合同拍賣就發生無人投標的狀況。而台灣過去無風場開發經驗,初期融資奧援有限。

在外部艱困環境下,開發商認為,不適當的國產化要求恐造成產業發展障礙。

離岸風電相關業務包括:風場開發、風機系統、零組件、水下基礎、海事工程、風場運維、金融、驗證等。

目前國產化政策偏向製造端,應該提升技術人才、服務、管理等軟實力,讓技術真正扎根。

開發商指出,國產化初期成本一定比較高,不過有部分項目成本高出國外2~3倍,若只一昧要求在地化生產,過度保護主義反而不利於台灣風電產業與全球接軌,應該設停損點。

延伸閱讀

製造鏈:

要做全球生意,越有競爭力越安全

世紀鋼:
盼改善採購程序,與中鋼合作創雙塔效應

世紀鋼表示,為符合在地生產規定,每次採購水下基礎的任何材料前,都須詢問國內是否有公司生產該部分品項,若無國產廠商才能向國外購買,流程曠日廢時,影響生產進度。希望政府傾聽業者聲音,勿讓發展風電國家隊的美意,流於綁手綁腳的形式。

useMyKeyWord

世紀鋼也將與國家隊的中鋼旗下興達海基能分工各自擅長的部分,以提高國內水下基礎生產效能。

上緯

退出風場開發成遺憾,專注材料開發

useMyKeyWord

上緯當初頂著巨大的資金壓力讓海洋風場順利完工。

而在第二階段潛力場址當中,上緯取得第二階段第一期的海能風場,但未能在第二階段第二期的風場開發商中獲選,造成上緯開發風場業務將面臨2021年以後的業務空窗期,當時區塊開發還遠遠不到競標階段,但投入海洋的資金已對上緯營運產生壓力,不得不退出風場開發,至今也是上緯董事長蔡朝陽的遺憾。

經過台灣一役後,上緯決議將重心回歸材料事業,由於發展較早的歐洲市場離岸風電逐步進入汰舊換新時期,將聚焦可回收樹脂等環保材料,持續從材料端投入風電產業。

永冠-KY
台中港廠將為集團拼上最重要版圖

輪鼓為風機關鍵零組件,永冠是少數國內具備豐富風電產業實績的廠商,也是國內唯一可生產風機產品的鑄造廠。

為因應風機大型化趨勢,台中港廠引進全國最大、義大利製造搪銑床,最大載種180噸,可因應未來5年客戶風機產品規劃,從目前的14MW到未來20MW都已涵蓋。

useMyKeyWord

圖片說明:全國最大搪銑床

永冠-KY報價在合理且具競爭力區間,新廠緊鄰風機大廠西門子歌美颯機艙廠,運送距離不到200公尺,永冠-KY除了國產化商機,也將與客戶共同開拓海外市場。

森崴:
下一步切入風場開發

useMyKeyWord

除了總承包工程,森崴積極發展離岸風電業務,未來業務還有可能包括風場開發,最快有望在3之3階段成為風場開發商的角色。

對於前進海外持續開發離岸風電風場也抱持正向看法。

君帆:
產業在地化,零件能量也要提升

君帆肯定風電政策推動產業升級的想法,公司自行研發的變槳油壓缸成本較德廠具競爭力,有助於降低國產化風機初期成本,且具有在地供貨與維修的優勢,可免去國際零件供應商交期過長的風險。

隨著風場陸續加入營運,在地化零件耗材供應量也將提升。

除了爭取國產化商機,更要做全世界市場。


useMyKeyWord

圖片說明:自行開發測試平台

延伸閱讀

風電國家隊:
提量能、降成本,長期放眼海外

延伸閱讀

風電融資

useMyKeyWord

海龍取得1,180億元的專案融資,成為臺灣及亞太區域迄今最大規模的離岸風電專案融資

融資到位直接影響開發商收益評估

台灣的離岸風電開發,1GW的裝置容量約需要1,000億元的融資。而每家銀行,基於風險的平均與分散,針對單一風場開發案的授信上限大約就是30億元至40億元之間。

風場開發動輒3、5年,須時良久,其中也牽涉到龐大的金流需求。以全球離岸風電開發的現況來看,多是以開發商出資約3成、其餘7成則靠著專案融資的方式來籌措開發過程中所需的資金,融資到位(Financial Close)的時程不僅對於風場工程與併網發電時間安排至關重要,亦直接地影響到了開發商在年化收益的評估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就台灣的離岸風電開發特性來看,目前只有少數開發商能夠用母公司出面擔保借款,多數開發商則仍須仰賴專案融資來取得資金。

然而,國內銀行因缺乏對離岸風電開發案的授信經驗,在融資專案態度偏向保守,也使得部分離岸風電開發案的融資到位面臨「雞生蛋、蛋生雞」——銀行對於相關風險不願貿然融資、然而沒有參貸經驗卻又形成了未來專案授信壁壘——的障礙。

能源為核心政策,可考慮政府專案

近年來固然有越來越多的銀行願意貸予離岸風電專案融資,不過以台灣2030年風電建置量13.1GW、截至今年5月底的總建置量則約略高於2GW狀況來看,融資能否加速,牽涉工程與建置容量甚鉅,更直接地影響到了台灣能源安全的根基。既然建置離岸風電是台灣能源政策的核心戰略之一,或許政府應考慮由八大行庫、乃至中華郵政等泛官股金融系統,透過「政府專案」形式,提升對離岸風電開發案的授信額度,更能確保離岸風電的建置進度符合政策要求。

製作小組

記者|鄭盈芷、劉莞青、羅毓嘉、吳冠伶

設計|蔡涵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