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綠電哪裡來?

從製造業、金融業、服務業,邁向2050淨零碳排的路上,每個產業都開始尋求使用綠電的可能性,其中尤以製造業對於綠電需求最為殷切。然而,台灣這蕞爾之島,能夠架設的光電面積本就十分有限,當前綠電供給面臨到的瓶頸,龐大的綠電需求還不能夠被完全滿足。

究竟,綠電要從哪裡來?又有哪些公司已搶佔了良好的戰略位置?MoneyDJ專題帶您一探究竟。

綠電市場的剛性需求

今年4月起電費調漲,且調漲對象不分民生或工業,平均漲幅是11%,平均電價來到約3.45元的水準。若再加計用電大戶的更高電價漲幅,就使得採用綠電的成本——過去每度電要價8、9元——與一般市電的價格差距接近。儘管綠電尚不能完全取代市電,但綠電還有全球供應鏈訴求減碳的大趨勢,在綠電市場,有兩種需求是所謂的「剛性需求」,也就是無論如何,在需求端無論如何都必須採購綠電,也就造就了:誰擁有綠電,就等於擁有綠金

useMyKeyWord

政府規範用電大戶需要有四選一的義務,包括自己蓋太陽能電廠、設置儲能設備、買綠電或憑證或者是繳納代金這四種方案擇一,自然推升了買綠電的需求。

useMyKeyWord

愈來愈多的國際大客戶立定了目標,要在幾年之內達到產品100%採用綠電生產的目標,也就是所謂的RE100。國際大廠諸如蘋果、Amazon、Google、微軟都是RE100的成員,亦持續要供應鏈廠商配合,若有接下相關國際大廠訂單的台廠,亦須逐步規劃採用綠電生產的比例要漸漸提升,這兩大需求正好可說是購買綠電的剛需。




源源不絕的太陽光電



目前在國內再生能源中,當然太陽能是最成熟、占再生能源比例快5成,而國內累計擁有最多太陽能電廠的,就是中租-KY(5871),十多年來持續建置光電案場,成為全台最大的太陽能地主戶。

中租控股作為融資租賃業,最根本的商業模式就是跟銀行借錢、用股權募資,取得核心的資金之後去做中小企業的設備融資或者租賃,但缺點就是,它的獲利能力和它取得資金的成本息息相關,把太陽能資產當作調節現金流與固定收益的緩衝器,就是中租鴨子划水多年的佈局了。

根據2023年的統計資料,全台最大太陽能案場開發商無疑是蟬聯寶座的中租,第二名是友達(2409)與台灣人壽、富邦人壽合資成立的星耀。壽險公司投資太陽能電廠的邏輯,其實也跟剛剛中租相仿。第三名則是外商和暄綠能,和暄是全球基礎建設投資基金來台灣投資再生能源的廠商,其實外資來台灣投資太陽能,也有一個時空背景。

其它擁有大量太陽能電廠的業者還包括外商韋能、雲豹能源(6869)、泓德能源(6873)、大亞(1609)旗下的大亞綠能。

台灣在發展太陽能的年代,因中國大舉擴充產能、導致產業供應鏈殺價競爭,全球產能嚴重過剩,賣不賣得出去成為存活關鍵,這時候就由手頭資金較充裕的投資方出錢投資蓋電廠、找國內長期培養的太陽能電廠EPC的團隊來做工程的統包,最後電廠完成發了電把電賣給台電。

useMyKeyWord

台電則會有一個保證收購20年的保證收購躉購費率,對壽險或外商來說他們就可以很容易的算出他們投資蓋一個電廠的長期投報率,賣給台電風險也不大,以前可能躉購費率還很好的時候,投報率可能有8-9到10%以上的水準,所以算是非常好、又長期穩定的投資商品對壽險業者來說,他們從保戶那拿到錢,他們不需要去找那些高風險高報酬的產品,他們要把資金在低風險、至少要可以比定存利率好的市場,做一些有效率的資金運用。



售電要注意什麼?





現在再生能源發電廠,部分發電廠除了自用外,一條路就是賣給台電,一個部分就是賣給售電業者,再由售電業者賣給企業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圖片資料來源:台灣電力公司

但現在綠電售電的模式還很複雜,大多數的平台也都強調可以為客戶客製化最適合的綠電使用方案,所以還沒有很標準化的價格,而是根據每個合約的不同條件,譬如說買綠電的業者需不需要給保證金、合約期限幾年,保證供電或不保證供電,有沒有罰責,不過拉較寬範圍來看,綠電一度約5.5-6元,FIT以太陽能為例,今年分成上下兩期,差不多在約3.6-5.5元,所以自己發電綠電,目前來看是直接賣民間綠電更有賺頭,不過政府的費率雖然較低但有20年保證收購,這就看要綠電賣方如何來衡量自身需求。

同時,售電平台已變成一個買方來買綠電、賣方賣電的交易市場,未來大者恆大、品牌力會很重要,尤其是如果外商公司想買綠電,或要買大量的綠電,就會想找大型的售電平台,可不可以保證售電也會是障礙,另外售電業者的規劃能力,包括可不可以根據客戶的用電需求、尖峰離峰時間、用電的屬性(高壓、特高壓),需要的採購年限、採購量、付款的條件、有沒有信用配套的支持來制定客戶的供電或售電規劃,都是售電業者需要的能力。

useMyKeyWord

來聽MoneyDJ Podcast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哪些綠電公司值得關注?





中租-KY

useMyKeyWord

中租控股在太陽能市場的發展策略,一開始是用自有的營運資源在開發太陽能案場,另一方面則是把已經建好的太陽能案場,發動群募認購,藉由這個「全民電廠」的專案,讓一般民眾去認購他的太陽能板,然後定期把售電收入分潤給投資的人,變成一個fixed income的收入模式。

中租十幾年前,就開始切入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開發生意,當時和台電陸陸續續簽訂20年的保證收購合約,那對中租而言就成為穩定的現金流收入,部分而言就可以抵消利率上上下下的風險。中租截至2023年Q4季底為止的太陽能資產規模,已經來到533.35億元,年增13%,在台灣的太陽能發電市場佔有率大概就是很穩定在10%以上,它2023年全年太陽能相關收益達到67.82億元,年增13.8%。

現在中租控股在台灣擁有的太陽能案場數量應該有3500座,當然大小不一,不過呢,大大小小加起來的總容量已經超過1.3GW,按照規劃,2024年底之前應可看到1.5GW的整數里程碑。

森崴能源

useMyKeyWord

森崴旗下的富威電力是2023年國內綠電銷售最大,現在還有在統包台電二期風場,預計會在2025年完成,這部分就是隨著工程進度來認列營收,也就是說富威它今年、明年的營收主要來源都會來自於台電風場。

另一方面,它也有在自行創能、做電力開發。它有不少光電、陸上風電風場開發案在進行當中,案場開發是認列開發收入、會藉由富威電力協助客戶出售綠電,另外,森崴也有自有的儲能案場兩個,一個是7MW、一個是蘇澳50MW,會陸續提供給台電調度,跟台電收取服務費用、貢獻營收。

useMyKeyWord
圖片來源:富威電力

同時,富威電力不只提供企業需要的綠電,業務更涵蓋了從源頭幫企業做好碳排的盤查,然後幫客戶計算營運能耗、盤點設備,並且協助採購節能設備,從既有的實績來看最高可以幫廠商省掉高達30%的電力,然後再跟客戶拆分省下來的電費。

畢竟,對多數企業而言,要花大錢採購節能設備去「省錢」乍看之下是個很反直覺的邏輯,但如果富威幫客戶設計的方案馬上就可以看到電費的節省,還是跟企業拆分省下來的部分,而不是要企業多付錢,這樣就可以吸引到更多潛在像百貨公司、餐廳這類的客戶,在電費上漲的期間會更加有感。

雲豹能源

雲豹是在自己有太陽能工程和開發的基礎上,經營再生能源的投資平台。

策略上,雲豹藉由挖堀在台灣已有營運實績的再生能源業者,範圍涵蓋水資源處理的、儲能的、離岸風電,在缺乏進一步發展的資金或資源時,雲豹就投入資金,有些公司是有拿到主導權、有的是以投資合作為主,幫助這些公司發展,也讓雲豹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再生能源業者,但自身不需要從頭開始去佈局去蓋廠房買設備。

雲豹的綠電售電業務,是由100%持股的子公司天能來負責,天能去年是國內前二大銷售綠電業者,已簽約綠電轉供數量已達125億度電,包括google、美光都是天能的售電客戶,今年綠電銷售營收估計會是去年三倍水準。

useMyKeyWord

泓德能源

useMyKeyWord

泓德也是以太陽能電廠的工程為營收基礎,不過發展策略則是聚焦發電、充電、儲能到售電,將太陽光發電後每一度的流向做順暢的規劃,像他們在台南的全家便利商店示範案場,屋頂上的太陽能板發電後,除了供應便利商店本身用電,多出來的電可以透過儲能設備先存起來,如果電動車主來便利商店買東西需要充電,就可以用太陽能板發的電或存起來的電來充電,然後再搭配監控系統,可以知道發電量、充電量或儲能量是多少。

useMyKeyWord

在售電業務,泓德是透過子公司星星電力在營運,星星也是去年國內綠電銷售第三名的廠商,他的特色是以自行發展之「AI 分群演算法」媒合再生能源案場與綠電需求用戶,推出綠電轉供交易服務,大幅提升綠電媒合效率以及轉供收益。

大亞

useMyKeyWord

大亞電纜公司,本身是國內重要的345kV電力電纜生產廠商之一,目前不止電纜本業的在手訂單水位飽滿,投資的太陽能、儲能事業也要逐漸進入收成期了。

儲能

大亞的志光二期光儲合一案場,已經在3月下旬正式通過台電的供電能力測試,這個案場的裝置容量有23.3MW,在儲能系統上線之後就可以加入台電服務,為集團帶來營收貢獻。另一方面,因為台電目前暫時凍結dReg調頻服務,大亞是屬於有能力開發增強型調頻調頻備轉,E-dReg儲能案場的公司,3月間也已經有一個100MW的案場開工,最快可望在2025年Q2完工,後續儲能容量將達到136.3MW。

太陽能

大亞目前太陽能發電裝置容量大概有212MW以上,其中光是位在總部所在的台南地區,就有將近200MW。

大亞規劃到2026年的時候,太陽能發電裝置容量要到500MW,目前規劃開發中的案子,主要有志光能源漁電共生案場二、三期計畫,大概可再增加70MW容量,而公司在中台灣也有185MW的大型案場著手進行中。此外,位於台南學甲的電場也將爭取光儲合一標案,預計可貢獻30MW左右。

製作小組

記者|羅毓嘉

設計|蔡涵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