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錢」促綠

金融力量,可以鞭策、促進企業的碳排與綠能利用轉型工作,透過「給鞭子也給紅蘿蔔」雙管並行的策略,讓金融業成為2050淨零碳排路徑上不可或缺的要角。MoneyDJ逐一盤點金融業與產業界的作為,看看台灣如何邁向更環保的未來。












金融業的淨零角色








useMyKeyWord

過去各國針對國內高污染產業以「裁罰」為主的防治手段,已經被證實為效果有限,企業只要透過跨國流動,就可輕易轉移產生污染的工廠,對於改善全球環境情勢並無幫助。

近年來,透過金融業的介入,從銀根開始掐住企業在擴張與轉型過程中的融資活動,當可有效強化企業主動追求產業轉型的動機。

金融業自身營運並不屬於高碳排產業,但在資產部位除煤排碳,是加速產業轉型的重要推手。統整主要金控達成政策目標的主要路徑,包括投、融資相關曝險逐年降低、增加綠色金融部位,與營業據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都有助於催化產業界向節能行列靠攏。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提具資料,截至2021年七月為止,全球的證券基金募資總額約為美金6500億元,其中就有5000億元的資金是跟ESG評比有關,顯現金融市場對ESG發展十分重視。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延伸閱讀


碳費也是其中關鍵

隨著政府規劃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排碳大戶未來幾年間將面臨徵收碳費、出口碳稅等等的新規範,同時,所有產業也必須在2029年前完成經第三方認證的碳盤查工作。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隨著台灣碳費徵收制度最快將在2024年起實施,碳費如何徵收成為各界關心焦點。目前全球主流討論以「碳底價(carbon floor pricing)」倡議為核心,主張針對各個市場的不同開發程度,來設定國際市場上的合理碳權價格、達成全球面對減排淨零的成果。

碳費與碳價格的計算牽涉到各地的生產成本、環境負擔、國家收入與技術發展而有所不同,根據IMF的企劃書,全球初期應分為三個碳底價區塊,每噸碳排放在低收入國家的價格設定在25美元,中收入國家50美元,高收入國家則為75美元。而OECD則建議,一噸30歐元的碳定價才能促進降低碳排,而此一價格到了2030年,更應進一步提高到60歐元。

useMyKeyWord













用電大戶們怎麼做?







我國預計在2024年開始就會對部分企業開始徵收碳費,儘管徵收對象、徵收額度等細節雖要到2023年才會明朗化,不過目前一般認為,包括鋼鐵、水泥、塑化,乃至於半導體等較高耗能產業之中大型企業都將在徵收對象之列。因此,積極地推動減排、推動生產線更佳能耗效率等等,也成為碳排大戶們近年來積極投資與研究的核心議題。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國內塑化巨頭均已規劃短、中、長期減碳路徑,以低碳能源轉型、節能減碳、循環經濟、碳捕捉、提高再生能源使用等策略,來逐步邁向2050年淨零的目標。

鋼鐵業方面,中鋼(2002)作為產業龍頭,除了已訂出中長期減碳路徑,後續則將輔導、協助中下游完成相關盤查。綜觀台灣鋼鐵業,大部分鋼廠面減碳腳步相對中鋼尚不明確,目前多仍停留在公司廠房鋪設太陽能板、投資漁電共生等,累計一定綠電裝置容量,以符合政府的用電大戶條款。幸而,隨著產業龍頭中鋼的減碳藍圖訂出來,執行方法、進度也開始有進展,接下來開始以大帶小,而小廠為了融資、賺錢也積極升級轉型,整體供應鏈的淨零腳步就會真正動起來。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水泥業領域當中,台泥無疑是上市櫃水泥廠中最積極投入減碳的廠商。早從投資花蓮和平電廠開始,即全力追求減碳,並擬定七大策略,包括:應用替代原物料、應用替代燃料、餘熱發電、碳捕獲、工藝改善等,甚至已大動作進行能源事業布局,投資漁電共生、地熱發電等案場,也轉投資儲能設備、智慧電網和電池生產事業,採取減排、發展新能源雙管旗下的策略。

全球永續發展成為顯學,產業龍頭群起響應,蘋果要求所有供應鏈在2030年能做到碳中和,國內半導體大廠也將節能減碳視為長期營運的重要使命。半導體大咖們紛紛站出來,帶領供應鏈一同落實減碳。其中,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擬將供應鏈碳足跡及減碳績效列入公司採購重要指標。隨著台積電展現對於減碳的決心,並要求供應鏈廠商盤點碳足跡、減碳績效,並規劃列入採購標準,供應鏈自然是不敢輕忽,也展開各種積極作為,包括濾能(6823)、信紘科(6667)、弘塑(3131)等國內大聯盟成員已積極響應,全力邁進綠色製造。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電信業者做為用電大戶,亦已經展開規劃、並著手透過汰換老舊基礎建設等作為來回應減排的需求。同時,由於電信基地台能耗龐大,電信業者新一代引進的基地台均將以能耗效率更佳的機種,再加上採購綠電等等作為,預期在2030年間,台灣電信業者的總碳排放量,可望較2020年時的水準大幅下降。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延伸閱讀


製作小組

記者|羅毓嘉

設計|蔡涵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