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成本解析—

車架篇

談到電動自行車(E-Bike)產業,從去(2018)年到今年的出口數據來看,產品單價保持年減趨勢,出口台數與總值則維持成長,也就是說,電動自行車單價微幅下降,市場也逐漸的擴大。你可能會好奇,究竟目前終端價格仍要上萬元的電動自行車,未來還能夠降價到甚麼程度呢?我們試圖從成本端來觀察。佔一般自行車成本最大的是車架,到了電動自行車,車架的設計有所不同,成本也會微幅提升,但關鍵還是材質,鋁合金或者複合材料,價差約3~4倍左右。






鋁合金還是碳纖維

價格差很大

一般來說,品牌車廠多自行設計車架,並選用材質,以確保整車的重心、平衡等品質要求。若從材料來看,車架過去採用鋼材,成本低、彈性高,但受到舒適度要求提高的趨勢下,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等合金材料相繼而生,目前市場仍以鋁合金為主流材質。但是不可小覷的是碳纖維複合材料,儘管價格較高,但自行車產業也在幾年前開始流行碳纖維複合材料車架。









碳纖維複合材料比起鋁合金可以減少30%的重量,且更耐用、性能更優越,不僅是自行車產業,航太、汽車等都推使需求增加。根據統計,碳纖維在全球市場的需求量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加。

目前自行車市場中,鋁合金車架與碳纖維車架的比重大約9:1,過去碳纖維車架多應用於運動、選手級車種,單價較高,但近年來,碳纖維車架比重持續提升,部分較高階的通勤用車種也逐漸轉採用。







良率持續提升

碳纖維車架成本緩降

從成本價格來看,國內複合材料業者表示,大約4~5年前,鋁合金與碳纖維車架的成本大約差距3~4倍左右,現在大約縮小到3倍,當中碳纖維絲原料價格起伏不大,但受到碳纖維布的生產製程良率提升影響下,車架成本緩慢壓低中。

除了成本外,終端市場需求陸續轉往碳纖維車,因此終端價格也有所下降。以一般公路車為例,鋁合金車約2~3萬台幣,碳纖維車在4~5年前約5~6萬元,目前已降到4萬以下。







E-Bike採碳纖維

車架成本提升幅度不大

進一步探討電動自行車的車架設計與價格趨勢。從設計來看,電動自行車與傳統自行車設計上就有些差異,若同樣是採用複合材料,在傳動系統的馬達、電池放置位置上,就需要堆疊更多層碳纖維,以加強支撐力,並配合調整整車的重心位置等。因此,就車架本身的成本而言,電動自行車的成本確實會高出一些,但差異不大。








業內人士說明,以鋁合金車架為例,電動自行車與一般自行車的車架大約落在100元美金,差異不明顯,若是碳纖維複合材料車架,一般自行車則在200~600元美金,電動自行車約400~500元美金,選手級的高階車種價格仍高於電動自行車車架成本。目前不管是一般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300~400元美金的碳纖維車架是最主流方案。

useMyKeyWord


但以終端售價來看,兩者落差逾倍,也就是說,車架的成本增加幅度遠不及電動自行車終端售價高漲的態勢,當然,這當中僅從車架的成本來看,不包含其他零組件的成本。






碳纖維車好貴,但價格下降壓力仍小

電動自行車來說,就業界觀察,長期而言,受到車架轉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的趨勢下,電動自行車若採用碳纖維車架,鎖定高階、休閒、運動用市場,終端價格目前尚未見到下降壓力。但鋁合金材質車架來說,目前終端售價大約5000元美金左右,市場確實存在降價壓力,用於主流的通勤用車種。

因此,從金屬轉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的趨勢來看,電動自行車的車架成本會越來越高,但就碳纖維車而言,生產良率持續提升下,價格要再上漲也較為困難。




整體而言,熟稔電動自行車產業的業內人士認為,電動自行車對市場而言仍是相對新穎的產品,品牌廠相繼推出吸睛產品,儘管成車終端價格確實存在下降趨勢,但短期而言,市場需求仍大於供給,加上供應鏈仍在初步建構的階段,品牌廠仍具利潤空間,碳纖維複合材料廠也能在從鋁合金轉用的趨勢下佔先機。

useMyKeyWord

台灣自行車產業供應鏈方面,包含成車廠雙雄巨大(9921)、美利達(9914),碳纖維複合材料車架廠則包含拓凱(4536)、明安(8938)。



《DJ在線》原文報導



製作小組

記者|趙慶翔

設計|蔡涵綸